6月26日,新华社以《“这是最好的青春时代”:奔跑在创业路上的年轻人》为题,报道了哈工大师生赵丽丽、万龙、冷晓琨的创业故事。报道全文如下:
如今,不少科技工作者、留学归国人才、在校大学生、企业高管投身创业之路。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三位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用智慧、勇气和汗水写下了精彩的创业故事。
变身“节能先锋”的
海归女博士
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赵丽丽
“虽然海外生活条件优越,但更想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一袭黑色连衣裙,一头利落马尾辫,哈尔滨工业大学“70后”女教授赵丽丽站在讲台上将自己的创业故事娓娓道来,迎来阵阵掌声。
2013年,赵丽丽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工作,回到母校哈工大,在新组建的新能源化工系,从事新能源、半导体产业晶体材料研究。
“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才更有价值。”经过多番考量,赵丽丽决定将自己多年的研发成果、项目管理经验应用于产业,创办了哈尔滨化兴软控科技有限公司。此后,在哈尔滨市投融资项目支持下,她有机会获得了1000万元的投资。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推广普及,赵丽丽立足光伏、半导体、能源等产业,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整体解决方案。赵丽丽介绍,以往设备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企业生产成本比较高。通过优化工艺技术、控制工艺流程,既能提升产品品质,又能提高设备利用率,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如今,这些技术已经走进江苏、四川、新疆等地30余家企业。据统计,公司创办三年来,累计销售总额达1.3亿元,缴税总额超过3000万元。
“科研虐我千百遍,我待科研如初恋。”赵丽丽说,尽管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她仍将坚定地带领团队加强自主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帮助更多企业创造效益,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颇具科技感的“90后”焊接手
哈尔滨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龙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90后”博士万龙看来,焊接是一项颇具科技感的高新技术。
2009年,万龙进入哈工大攻读本科。在导师带领下,他加入了哈工大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
有一次,万龙了解到“搅拌摩擦焊”这个词,国际上用“最具革命性”来评价它,这让他颇感兴趣。经过多次设计、改进、验证,他研发了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自支撑搅拌摩擦焊新方法”,并先后发表SCI论文8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5项。
2015年,硕士毕业后的万龙发起成立了哈尔滨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万龙回忆,起初公司缺少销售人员,他便向一名在药企担任销售经理的高中同学发起“进攻”,邀请他加入创业团队。为了获得更多投资,他奔波于各类投资路演、项目推介和技术展览现场,哪里有潜在的投资人,他就跑到哪里去推介。
经过不断努力,这家公司已获得近1亿元的投资,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0余项。新能源汽车电池底盘、半导体靶材、5G基站散热箱体……这些新领域都是万龙的焊接技术“新战场”。
“用我们的科研成果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是我创业的初衷,也是支撑我和团队前进的动力。”万龙说。
一路“玩”出来的
“机器人好伙伴”
哈尔滨乐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
谈起冷晓琨,身边很多人都觉得“很神”。出生于1992年的冷晓琨是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在读博士,凭着“玩”机器人,在学业和创业上一路“开挂”。
从初中起,冷晓琨开始着迷机器人。2011年,凭借丰富的技术积累,冷晓琨被保送进入哈工大。哈工大是我国最早开展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冷晓琨在这里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制造最先进的机器人。
大学一年级,冷晓琨作为队长,带领学校机器人团队参加了央视春晚的机器人表演。但当时用的是国外的机器人,团队只负责提供算法,这让冷晓琨“有点没面子”。回校后,他便创办智能机器人俱乐部,开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硬件和控制系统。
2015年,赶上“双创”大潮,冷晓琨在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创办了第一家公司,取名为“乐聚”。在学校支持下,这家初创公司迎来了第一代机器人的诞生——AELOS。
为了开拓市场,冷晓琨带领团队到深圳,很快吸引到1000万元的天使投资。随后,公司从最初13人发展到百人规模,他们相继开发了“小艾”教育版、娱乐版等十几款机器人,并实现量产,其中6款人形机器人应用于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帮助小朋友学习编程、传感器等专业知识,受到很多家长孩子的喜爱。
“借助国家发展创新科技的东风,我们年轻一代获得很多发展机遇,这也是我们最好的青春时代。”冷晓琨说。
2018年,公司销售收入达2.5亿元,同年,冷晓琨迎来了创业以来的高光时刻——乐聚机器人在“央视春晚倒计时”、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中精彩亮相。
来源 | 新华网
文字 |杨思琪
Copyright © 2002-2021 武汉卫星商贸行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