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彩瑞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崔健的《一无所有》非常流行,留着“爆炸头”的小青年们如果不会吼两句,那就衬不上一身的流行元素。一句“噢……你何时跟我走”,不知唱出多少年轻人心中的狂热。年少的伏彩瑞也不禁内心澎湃,只不过当时还“一无所有”的他没有等来“跟他走”的姑娘,而是在多年后缔造了一个陪他走过17个春夏秋冬的“沪江”。
一身笔挺的西装、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伏彩瑞,作为沪江创始人兼CEO,骨子里却隐藏着一股倔强。从一名BBS(论坛)草根站长,到一位大学生创业者,他带领着一家互联网教育企业经历了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正迈入人工智能时代。
2001年诞生、2006年商业化的的沪江现已建立起“互联网+教育”的大生态,旗下产品多样,多个赛道都有布局,比较知名的有课程平台沪江网校、实时互动在线教育平台CCtalk。据沪江2017年度盘点报告显示,2017年沪江用户已突破1.6亿,移动用户端用户约1.3亿,成为在线教育的一只“独角兽”。
作为一家较早创立的互联网教育企业,这些年,无论在线教育行业如何起伏,沪江始终保持在自己的轨道中运行,它的方向从一开始就没变过——“老老实实做教育”。
被“伊妹儿”的世界迷住的年轻人
用了17年成为“独角兽”阵营中的一员,沪江的发展被视为是比较缓慢的。在伏彩瑞看来,教育得慢工出细活,急不得。他常常说,创业那会儿,还是要靠着点理想的。不忘初心,才能坚守到现在。
1999年,还是大二学生的伏彩瑞,偶然看见一条写着“你想拥有自己的伊妹儿吗?”的校园横幅,不知道“伊妹儿”为何方美女的他,走进计算机机房,却阴差阳错地撞入了一个无比宏大的数字王国,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进入“伊妹儿”王国后,伏彩瑞开始疯狂地痴迷于互联网。简陋的windows3.2系统和几KB级的缓慢网速没有浇熄他与世界对话的渴望,他翘课自学编程和网页设计,并结合自己的外语专业知识和互联网技术,搭建了一个语言学习交流社区——沪江语林网,也就是沪江的前身。那时他便许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志向——“我这辈子一定要从事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一行。”
一提起这段经历,他的语气中都透露着激动。“那时的我,身体里总是充满着一股按捺不住地想动手的兴奋,一连几天都不用下楼,实在饿了就靠方便面和速冻水饺过活。”
随着互联网论坛蓬勃发展,很快沪江语林上聚集了20万种子用户。这在当时是一个令人惊叹的规模。
2006年,伏彩瑞研究生毕业,工作的事儿却令他左右为难。大多数同学去了央企、政府单位工作,去企业都被嘲笑为低端。而他不忍心放弃庞大的用户群,最终还是选择了这条当时被人看作是“不务正业”的道路——创业。
创业道路不是轻松的,伏彩瑞也从未想过要轻松地度过接下来的人生。
“轻松就是循规蹈矩”,倔强的他不甘心跟随他人的脚步、过着重复单调的生活。创业以来,伏彩瑞一直很忙,这种忙碌不是阶段性的,而是长久的。接受采访的伏彩瑞坐久了时不时要动动肩膀,他打趣地说:“干一行病一行”,颈椎病、腱鞘炎都是因为常年劳累落下的毛病。
伏彩瑞靠着这股劲拼了十几年,引领着沪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伏彩瑞说,沪江没有经历过爆发式的增长,该吃的亏,该踩的坑,一个都没有落下。
即使公司的账户上只有三块钱也没有动摇过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曾说过:“创业的路上,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很多人死在了明天的夜里。”太多的创业者撑过了当下,熬过了明天,却等不来第三个天明,因为第二天的黑夜总是会把不少人击垮。
伏彩瑞属于草根创业,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资源、关系,为了不让自己死在明天的夜里,他的大脑神经总是处在紧绷的状态。他觉得只有这样,他的大脑才能飞速转动,才有可能在风险来临的时候做好准备,才有可能在机遇来临的时候抓住机遇。
但即使有充足的准备,还是免不了触礁,尤其是在企业初创的时候。回忆起那些困难的日子,伏彩瑞直言混沌与迷茫。
“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哪怕你视力很好,在阴霾重重的情况下你也看不了太远。”世纪之初的创业环境和现在不同,没有政策的支持,没有投资人的帮助,甚至没有可学习借鉴的途径。又恰逢新东方已在美国敲钟,线下教育机构被认为是教育的“正统”出路,伏彩瑞的互联网教育几乎不被人看好。
但伏彩瑞没有放弃,他和七个同伴东拼西凑出8万元从小区民宅中起步,把单纯的公益论坛转型商业化,开始了沪江的公司化运营。
可现实总是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创业早期,沪江的收入主要靠站内广告,收入很不理想,一旦广告商推迟付款,现金就周转不过来。最潦倒的时候,公司的账户上只有三块钱。
即便如此,伏彩瑞的心也没有动摇过,他开始为沪江寻找出路。他果断地一步步砍掉沪江当时赖以生存的广告业务,2009年,沪江实现B2C(Business-to-Customer,“企业对顾客”)转型,上线网络课程,踏上网校之路。当年年底,沪江网校课程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三成左右。凭借着这三成收入带来的信心,沪江开始全面告别广告。
“如果没有那一次的破釜沉舟,沪江可能会是另外的样子。”沪江的每一次转型都带着伏彩瑞的焦虑感。
2012年,沪江的业务开始向移动端转移,但是没有任何移动人才可用。伏彩瑞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看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坚持转型,“你不参与进来,就一定会淘汰。”他花了3年,带领沪江的团队艰难转型。2015年,沪江的用户数从两千万飙升至一亿,其中移动端用户约8千万。
许多创业者在创业途中倒下了,而伏彩瑞无疑是幸运的一个,他坚持下来了。
“创业永远都是少部分人的事。”回首过去,伏彩瑞也后怕不已,沪江本可能死一千次,但它硬生生从蛮荒荆棘中开出了一条血路。
沪江要做能创新的“教育工匠”
伏彩瑞喜欢把沪江称为“教育工匠”,“‘匠人’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地去做一件事,沪江会把握趋势,做教育行业的创新者”,他说,坚持创新很重要。
产品总会老去,新的东西应运而生。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在线教育市场正以20%的年增长速度发展,那些互联网教育的后起之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伏彩瑞认为,沪江应该学习别人优秀的地方。
“不学习就会被年轻人颠覆,很多时候都需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而且有时候变革来自于动力,还不如变革来自于对手,这种新行业的崛起,一定会带来一些新的东西,非常有利于一个企业倒逼自己进步。”伏彩瑞说。
在更迭飞速的在线教育市场,拥抱变化,不断学习,是沪江一直以来的姿态。伏彩瑞把沪江这十几年的起起伏伏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习认知,在做公益网站的同时,感受互联网的发展,认知这个世界;第二个阶段是学着创业,紧跟时代潮流不断转型;第三个阶段是搏击,搏击时代,迎接行业的挑战,迎接教育的变革。在他看来,要想让企业一直发展,只有一招,“一直用创业,用创业状态搞新的东西”。
2017年9月21日,沪江宣布了全新战略,将拥抱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下一代技术,在继续深耕沪江网校业务的基础上,扩大以CCtalk为主的平台业务。伏彩瑞毫不掩饰他的雄心:“CCtalk未来有可能打造10个、100个沪江网校或者是100个其他的小沪江网校,沪江希望构建的是互联网教育生态。”
“我们还是有一点理想化的。”在伏彩瑞看来,每踏出去一步,都有可能跌入万丈深渊,很有可能回不来,可能倾家荡产。理想和务实,是这个年代的创业者必备的两种素养。在创业路上,求变是痛的,但不变一定会死。(见习记者 张均斌 程晔彤)
Copyright © 2002-2021 武汉卫星商贸行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