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我国正式开启了“创新创业新纪年”。随着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叠加,创新创业载体在全国遍地开花、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创新创业面临的内外环境也愈加复杂,构建与高效、可持续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相匹配的城市战略支持体系就变得重要而紧迫。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主任刘彦平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城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支持体系研究”近期顺利结项。该课题立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国家战略,对当前我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日前,本报记者对刘彦平进行了专访,请他就相关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开展的这项课题研究,主要基于什么样的研究目的?
刘彦平:我想通过课题研究,深入探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构成要素、系统功能和运行机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绩效评价体系。引入空间要素,对我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效率以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视角探究区域间创新协作的更多可能性。
《中国社会科学报》:为做好“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城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支持体系研究”这一课题,课题组做了哪些努力?
刘彦平:我们课题组密切跟踪了近五年来我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的要素、结构、功能、环境、运行机制及其城市战略适应等方面的表现和特点,通过引入大样本的统计数据、舆情数据及国内外案例比较研究,进行了多角度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为分析我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及其城市战略支持,提供理论与事实依据,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课题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行了哪些研究,得出哪些观点?
刘彦平:第一,我们通过创新创业孵化的大样本数据,探讨了微观主体企业的创新行为、影响因素与创新机制。我们认为,首先,应持续提升孵化器运营效率,包括注重提升孵化器的纯技术效率,加强孵化器精细化、专业化与科技化管理,深入挖掘在孵企业的创新需求,大力吸引各类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与创业创新导师加盟,全面提升在孵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率。其次,要优化孵化器的运营环境。建立健全创新风投制度体系,完善创业孵化项目风险投资进入和退出通道,以及强化技术平台支撑力度和增强人才培养与输送机制等。此外,还应加强孵化器的分类管理。促进国企孵化器与民营孵化器的协同发展,形成更强化的孵化器产业集群效应。
第二,在区域创新空间视角下,我们探讨了企业多样性与知识生产、经营绩效的关系,以进一步揭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要素的特征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联。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内文化多样性、人力资本多样性、产业相关多样性与知识生产和经营绩效之间均存在倒U型的相关关系。其政策启示是区域创新空间企业知识生产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应主要关注文化多样性,经营绩效水平的提升应主要关注产业相关多样性,由此映射到区域创新空间今后的建设发展中,应避免多样性程度过低导致的单一性问题和多样性程度过高导致的高成本和分散化问题,根据区域创新空间不同的发展目标,选择恰当的多样性发展战略,才能发挥平台的最大效率。
《中国社会科学报》:构建城市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应该怎么做?
刘彦平:我们研究了城市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评价体系以及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与城市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关系。在梳理城市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成、演化和评价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我们从双创能力、双创资源、双创产出和双创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适宜度指标体系。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的双创生态系统已趋于成熟,双创建设已成为城市重要的内生增长的有效动力,尤其是双创产出和双创能力对经济增长形成了有效的驱动作用。然而我国双创生态系统的发展也存在着显著的发展不平衡现象,各地要扬长补短、因地制宜发展双创生态系统。同时要着力发挥区域双创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围绕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协同治理,推动形成区域创新发展治理的有效模式,提升区域整体的双创生态系统发展适宜度。
我们考察了城市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溢出效应。课题立足区域协同视角,突破传统的对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独立研究的范式,加入空间要素,从地域联系的角度分别测算当前不同城市或者区域之间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差异,以及是否存在基于地缘或其他经济因素的空间溢出或其他关联效应,从而更好地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角度探寻区域间协同的基因,促进区域间创新协同发展。进而就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人才制度,优化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投融资制度和平台建设,以及加大知识共享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技术服务水平等,提出若干较为具体的政策建议。
我们认为,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和背景下,推进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的战略支持体系,既要考虑城市抵御风险和危机的可持续发展底线保障,又要突出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城市吸引人才、投资、产业和游客等的能力。我们以城市韧性和城市品牌化作为助推创新创业发展的城市战略支持体系基本框架。其中,城市韧性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的体现,目的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筑牢基础。打造城市文化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环境韧性和形象韧性等任务要求,成为推进创新创业、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供给侧保障和支撑。而城市品牌化建设是城市创新思维和奋进意识的表现,目的是强化并彰显城市的独特优势,增益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能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旅游品牌、投资品牌、宜居品牌并加强城市品牌传播,是助力创新创业深化、壮大和凸显城市功能的重要需求侧改革手段。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产出了哪些成果?
刘彦平:项目组成员在文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先后发表了如《孵化器运营效率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中国城市品牌高质量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协调发展理念的视角》《中国城市众创空间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等19篇学术论文,出版了3部研究报告。同时,在国内学术会议上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引发新华网、人民网、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及大量社交媒体的广泛转引传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此外,在本项目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向有关部门报送决策咨询报告和调研报告7篇,其中1篇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Copyright © 2002-2021 武汉卫星商贸行版权所有